西瓜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我們都知道成熟的西瓜是非常甜的,其中含有豐富的糖分,因此糖尿病患者不適合吃太多的西瓜,那么哪些人不適合吃西瓜?糖尿病患者吃西瓜好嗎?不能吃西瓜的人有很多,下面就來詳細了解具體情況,以及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吧。
西瓜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吃的,有一些病人,或是在某些情況下,最好不要吃西瓜。
口腔潰瘍病人。西瓜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但西瓜有利尿作用,口腔潰瘍者若多吃西瓜,會使體內所需正常水分通過西瓜的利尿作用多排出一些,加重陰虛和內熱。且西瓜含糖量較高,容易延長潰瘍面的愈合時間。
產婦。產婦的體質比較虛弱,尤其胃腸粘膜對冷刺激尤為敏感,過冷的食品會引起胃腸痙攣,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甚至會影響子宮收縮,這是產婦應該特別注意的,不要吃冰冷的西瓜。
感冒初期。感冒初期患者不宜多吃西瓜,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西瓜有清里熱的作用,所以這個時候吃西瓜會使感冒病情加重或病程延長。但當感冒加重,出現(xiàn)高熱、口渴、咽痛、尿黃赤等癥狀時,適當吃些西瓜,有助于病人痊愈。西瓜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以及葡萄糖、蔗糖、果糖、蘋果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等,有清熱解暑、利小便、降血壓的功效,對高熱口渴、暑熱多汗、腎炎尿少、高血壓等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腎功能不全者。腎功能不全的人不能吃過多的西瓜。由于腎功能不全者腎臟的調節(jié)作用小于正常人,如果吃大量的西瓜容易使體內水分增多,水分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則對人體產生危害,很可能誘發(fā)其他疾病的產生。故而腎功能不全患者以少吃或不吃西瓜為好。
糖尿病人。西瓜中含糖類5%,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和部分果糖,糖尿病人在短時間內吃太多西瓜,不但血糖會升高,病情較重的還可能因出現(xiàn)代謝紊亂而致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人每天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量是需要嚴格控制的,因此如果一天中多次吃了西瓜,那么應相應地減少吃飯和面制品的數(shù)量,以保持碳水化合物的平衡,以免加重病情。
西瓜是盛夏人們最喜愛的食物,但是吃西瓜也要講究科學的方法。
不吃冰西瓜。大熱天吃冰西瓜的解暑效果很好,但由于對胃的刺激很大,容易引起脾胃損傷,所以應注意把握好西瓜的溫度和數(shù)量。專家建議把西瓜放在冰箱冷藏室的最下層,這里的溫度大約是8℃—10℃,這個溫度口味也最好,每次吃的量不要超過500克,且要慢慢地吃。對于有齲齒和遇冷后會感到酸、痛的過敏者,以及胃腸功能不佳者就不宜吃冰西瓜。
吃西瓜要適量。西瓜屬于寒性食物,任何人吃多了都會損傷脾胃,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胃腸抵抗力下降,引起腹脹、腹瀉。
吃西瓜要適時。餐前餐后不宜吃西瓜。西瓜中94%是水分,大量的水分會沖淡胃中的消化液,在飯前及飯后吃都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且飯前吃大量西瓜又會占據胃的容積,使就餐中攝入的多種營養(yǎng)素大打折扣。而對于想通過節(jié)食減肥的人來說,在兩餐之間吃點西瓜不失為一種減少食物攝入的好方法。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糖尿病患者的數(shù)量也呈現(xiàn)飛速增長的勢頭,中國已成為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國。
在物質生活空前發(fā)達的今天,以不合理飲食為基礎的不良生活方式對人類的健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據調查發(fā)現(xiàn),60%的糖尿病患者有錯誤的飲食方式與飲食習慣。究竟糖尿病患者應該怎么吃呢?
低糖飲食。不吃純糖類——白糖、紅糖、冰糖、麥芽糖、蜂蜜、葡萄糖及其制品類甜食。所有這些均屬于單糖、雙糖類食物,食用后會使糖尿病人的血糖急速升高。另外,還有吃起來并不太甜但卻常能引起餐后血糖明顯升高的食品,如炸土豆、毛芋頭、山芋(紅薯、地瓜)、藕等,這些可食用的土層下塊根類食物應予注意,但洋蔥例外。
低鹽飲食。做菜應少放鹽,一般每天攝入量不超過6克,不吃腌制的菜食。吃得過咸不但可引起血容量增加而致血壓升高,加重腎臟、眼底及心臟負擔,促使或加重血管并發(fā)癥,而且還能激活和促進小腸內葡萄糖分解酶的活性,使糖的吸收加快,導致餐后血糖上升。
低脂飲食。少用油脂類。不吃油膩的食物,特別是含有動物油脂類多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動物油脂制做的食物等,因為這些食品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它能使你的血脂、血黏度升高,促使或加重動脈硬化;而且由于脂肪所產生的熱量是糖、蛋白質的1倍多,一是可直接引起肥胖,二是產生和加重胰島素抵抗,間接地影響血糖。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盡量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較辣的辣椒、胡椒、芥末、花椒等,這些食物可致糖尿病患者的癥狀加重,又可助熱生火,對糖尿病康復不利。不吸煙。不吸煙,這一點是絕對正確的。吸煙會破壞你的血管,加重或引起胰島素抵抗,危害神經系統(tǒng)功能及能力,降低免疫力和影響呼吸系統(tǒng)功能。
不喝酒。盡量不喝酒,戒酒是相對的。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是不適合飲酒的,尤其是過量飲酒。這是因為,所有的酒都含有一定量的酒精,而酒精在體內要由肝臟來解毒。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謝紊亂,不能像正常人那樣在肝臟內貯存葡萄糖,所以肝臟解毒能力較差。
誤區(qū)一:只控制主食,不控制總熱量。有的患者只控制主食,不控制副食,每天攝取大量的肉食和水果,結果病情控制就很差。正確的觀念應是控制每日攝入總熱量的平衡。肉類食品和烹調油攝入過多,會造成總熱量過高。因此,宜多吃蔬菜和粗糧,尤其是粗糧中含有豐富的植物纖維,能刺激胰島細胞、促進胰島素合成。
誤區(qū)二:水果蔬菜差不多,可以隨便吃。水果含糖比蔬菜高,血糖控制穩(wěn)定的病人要在兩餐之間吃。水果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如鉻、錳等,對提高體內胰島素的活性有一定幫助。在血糖得到控制的情況下,適當進食各種水果對人體是大有裨益的。
誤區(qū)三:先吃干飯,再喝湯。中國人習慣先吃干飯,然后喝湯。這種進餐順序對正常人無妨,但對Ⅱ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其多表現(xiàn)為餐后高血糖,且饑餓感明顯,用“先干后稀”的吃法,不但會使血糖明顯升高,且饑餓感緩解不明顯。如果采取“先稀后干”的吃法,先有稀湯墊底,再吃干飯,不但可減輕饑餓感,而且餐后血糖升高速度也會減緩。
誤區(qū)四:只吃素不吃葷。動物性食物中優(yōu)質蛋白較多,含有的營養(yǎng)素人體較易吸收。當然多吃葷少吃素也不科學。吃葷多必然會造成蛋白質太高,動物脂肪攝入增加。肉類食品和脂肪攝入過多正是西式飲食的通病。因此,平衡膳食才是最合理的飲食結構。
誤區(qū)五:為了減少排尿,口渴不敢飲水。其實多尿并非體內水分多,而是血糖高所致。避免多飲多尿的關鍵是控制高血糖。少飲水血液濃,易出現(xiàn)高滲,糖尿病人的食物禁忌中唯有水是不限的,應鼓勵多飲水。
誤區(qū)六:無糖食品可隨便吃。無糖食品雖然不含單糖或蔗糖,但仍和其他食品一樣含有碳水化合物,必須在一日總攝入熱量中合理安排份額,不能隨便吃。
誤區(qū)七:主食攝入越少越好。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應放寬主食量。主食為最廉價、最直接的熱量供應源。主食攝入過少,機體會分解蛋白質、脂肪產熱,進一步造成三大營養(yǎng)素代謝紊亂,甚至產生酮癥酸中毒。
1、慢跑
慢跑被稱作溫和的心腦血管體操,它對人體的心臟和血管會產生非常好的刺激。跑步當中排汗非常有利于健康,它不等同于蒸桑拿或者由于環(huán)境溫度高出汗的概念。動汗為貴,跑動起來心臟加快跳動出的汗才有意義,因為糖尿病患者體質偏酸性,動汗可使體內環(huán)境偏堿性,從而降低炎癥的發(fā)生率,對傷口的愈合、皮膚的修整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2、散步
散步一種比較悠閑的運動,所謂“練十練不如散一散”,強調的是任其自然的一種鍛煉方式。這種運動方式對糖尿病患者最有益,因為散步不會因為過度的勞累造成血壓上升,另外當遇到心跳加快或者其他的不適時也可以及時的得到救助。一邊散步,一邊按摩腹部,適用于防治消化不良和腸胃道慢性疾病的患者。所以,散步不但對糖尿病有好處,對其他的疾病也有一定的好處。
3、健身操
糖尿病患者很多都有遠端的血管壞死,因此糖尿病后期很多患者會出現(xiàn)手指頭痛、腳指頭紅腫麻木等癥狀。每天可以做:身體往上拔,腳掌支撐,腳后跟離地,一上一下地踮腳,同時手臂手掌全力張開,做“抓”的動作,每抓一把,腳底下都隨之運動,每次做5分鐘,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堅持做。
4、太極拳
練習太極拳有助于緩解壓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體靈活性。糖友練太極還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有新研究發(fā)現(xiàn),糖友每周參加兩次太極拳訓練班,每次練習1小時,每周再在家練習三次,每次20分鐘,可以使血糖水平明顯降低,提高糖友生活質量。
5、間歇式運動
間歇式運動是指在正常運動過程中增加幾次強度更高的運動,比如慢跑與快跑結合,散步與快走結合等。研究發(fā)現(xiàn),間歇式運動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強運動毅力。專家建議,插入高強度運動的時間一開始可以是15—30秒,之后逐漸增加到1—2分鐘。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