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晚飯吃得晚增加胃癌風險?晚飯吃得晚好嗎?[圖]

晚飯吃得晚增加胃癌風險?晚飯吃得晚好嗎?[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8 21:24 晚上晚飯胃癌

胃癌是目前高發(fā)的一種腫瘤疾病,由于一些不良的進食習慣和飲食習慣,會導致胃部發(fā)生一些疾病,甚至是導致胃癌。我們的胃是十分脆弱的,它每天要消化大量的食物,有時候會出現不適癥狀,比如晚飯吃得過晚,晚飯吃得晚會有胃癌風險嗎?。

晚飯吃得晚增加胃癌風險?晚飯吃得晚好嗎?(1)

1、晚飯吃得晚增加胃癌風險

研究發(fā)現,經常吃夜宵或晚飯吃得太晚,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吃夜宵對胃的傷害非常大,因為胃黏膜上皮細胞的壽命很短,約2~3天就要再生一次。

而這一再生過程,一般是在夜間胃腸道休息時進行的。如果經常在夜間進餐,胃黏膜就不能得到及時修復。

另外,晚上吃的食物留在胃里,會促進胃液大量分泌,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導致抵抗力減弱,出現潰瘍。如果常吃一些油炸、燒烤、臘制食品,里面的致癌物質會進一步傷害胃部。

研究者指出,在現代生活方式下,很多人的飲食習慣需要改變,吃夜宵是件讓嘴巴享受卻讓胃受罪的事情。為了健康,還是少吃為妙。

2、胃癌發(fā)病還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1、飲食因素

飲食與胃癌發(fā)病關系密切,可以說是胃癌病因中無所

爭議的一點。近年來歐美發(fā)達國家中胃癌發(fā)病率呈下降趨勢,這主要和飲食因素有關。其特點是:以往保存食物采用煙熏(熏魚、熏肉)、鹽腌的方法,食品中含有

相當高的致癌物,如苯并芘、亞硝胺等,而高濃度的食鹽被認為是促癌物質。用高溫油煎炸的食品也含有一定量的多環(huán)芳烴類致癌物。在日本常用滑石粉處理大米,滑石粉含致癌的石棉纖維。高鹽食品如腌肉、腌魚、腌禽類、咸菜、臘肉、臘腸也受到注意,因為高鹽食物可損傷胃粘膜,使致癌物容易被身體吸收。我國河南省調查顯示,食鹽消費量與胃癌死亡率呈顯著性正相關。

2、亞硝胺等化學物質

前通過實驗發(fā)現,多種不同結構的亞硝胺類化合物,可以引起動物的胃癌。對胃癌高發(fā)區(qū)調查發(fā)現飲水及糧食內的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的含量明顯高于低發(fā)區(qū),在適宜

的PH值或細菌的作用的條件下,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可在人胃內合成致癌的亞硝胺類化合物。在一些腌制的肉類、魚類、禽類、蔬菜類食品、還有經亞硝酸鹽處理的

食品如香腸、火腿、午餐肉及腌制的肉類制品中也含有少量亞硝胺類致癌物質。此外,有報道在國內外部分的干酪、牛奶、面粉、啤酒及其它酒類中也能檢出。亞硝

基化合物在工業(yè)上用作溶劑、潤滑劑、防銹劑等,在農業(yè)上用作殺蟲劑、除莠劑等,可以有職業(yè)性接觸。

3、霉菌毒素

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我國胃癌高發(fā)區(qū)糧食及食品的霉菌污染相當嚴重。高發(fā)區(qū)慢性胃病患者空腹胃液中霉菌及其毒素檢出率明顯高于胃癌低發(fā)區(qū)。胃液中檢出雜色曲霉菌、黃曲霉菌、構巢曲霉等霉菌,由其產生的雜色曲霉毒素、黃曲霉毒素等可誘發(fā)大鼠胃癌。

4、吸煙飲酒

長期吸煙的人胃癌發(fā)病率明顯提高。煙齡越長,胃癌發(fā)病越多。吸煙對胃有致癌和促癌作用。長期飲酒與導致胃癌的其它因素有協同和促癌的作用。

5、幽門螺桿菌(HP)感染

胃內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發(fā)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將幽門螺桿菌定為人類胃癌發(fā)生的一級致癌物。HP細菌的菌型差異可出現胃癌發(fā)生的差異。1994年,英國福曼

(Forman)認為發(fā)達國家胃癌病例中35%、發(fā)展中國家胃癌病例中的85%同HP感染有關。有的學者認為,HP感染可能是胃癌的協同致癌因子。

3、胃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癥狀一:胃部疼痛

多數胃癌患者發(fā)病初期都有胃部疼痛的癥狀。開始僅僅是感到上腹部不適或有膨脹、沉重感,有時心窩部隱隱作痛,因此,常被患者誤認為是胃炎或潰瘍病,治療后癥狀可暫時緩解。如病變發(fā)生在患者的胃竇部,則可誘發(fā)十二指腸的功能改變,出現類似潰瘍病的節(jié)律性疼痛,也常被患者忽視,直到出現持續(xù)性疼痛甚至出現黑便或嘔血等癥狀時才引起患者的注意,而此時患者的病情往往已發(fā)展到了胃癌的晚期,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因此,必須警惕胃部疼痛這一無特殊性的胃癌早期信號,特別是年齡在40歲以上的人更要注意,并應及時做胃鏡檢查以明確診斷。

癥狀二:食欲減退、消瘦、乏力

患者出現食欲減退、消瘦、乏力,也是一組常見而又缺乏特異性的胃癌早期信號。食欲減退且不伴胃部疼痛者可能是胃癌的早期表現,若與胃痛癥狀同時出現并排除肝炎時,尤應引起重視。有些患者因在進食后出現腹脹、噯氣等癥狀后便自動限制日常飲食,致使體重下降,出現消瘦、乏力的現象。由于患者腹脹的位置多在劍突下或偏右的地方,因此很容易被誤診為膽囊疾病。

癥狀三:惡心、嘔吐、嘔血、便血

胃癌的早期患者還可出現食后飽脹感并伴有輕度惡心的癥狀。賁門部的腫瘤開始可出現進食不順,以后逐步出現吞咽困難和食物反流等癥狀。胃癌早期患者也常出現便血的癥狀,這是由病變破壞了胃內小血管所致。少量胃內出血的患者可表現為大便潛血陽性,出血量多時可表現為嘔血和黑便。平日無胃病的老年人,一旦出現黑便尤應警惕胃癌的發(fā)生。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