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胃下垂艾灸哪里?胃下垂灸那些地方?[圖]

胃下垂艾灸哪里?胃下垂灸那些地方?[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2-02 17:00 胃下垂艾灸

胃下垂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腸胃疾病,這種疾病主要是由于長期生活習慣不當引起的,會對健康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需要及時治療,并且做好護理工作,也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胃下垂是可以通過艾灸治療的,那么胃下垂艾灸哪里?胃下垂灸那些地方?下面就來詳細了解治療胃下垂的艾灸方法吧。

胃下垂艾灸哪里?胃下垂灸那些地方?(1)

1、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主治疾病: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瀉、便秘、痢疾、疳積、癲狂、中風、腳氣、水腫、下肢不遂、心悸、氣短、虛勞贏瘦。

2、百會穴

位置:定位此穴道時要讓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勢,百會穴位于人體的頭部,頭頂正中心,可以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來簡易取此穴。當前發(fā)際上五寸,后發(fā)際上七寸,前后發(fā)際之間的直線距離相當于12寸。(或以兩眉頭中間向上一橫指起,直到后發(fā)際正中點。)

主治疾病:頭痛、頭重腳輕、痔瘡、高血壓、低血壓、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為人體督脈經絡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療多種疾病的首選穴,醫(yī)學研究價值很高。

3、天樞穴

位置:仰臥,人體中腹部,肚臍向左右三指寬處,即為天樞穴。

主治疾?。菏顷柮髅}氣所發(fā),主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要穴。

4、脾俞穴

位置:脾俞穴隸屬于足太陽膀胱經穴,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疾?。含F代常用于治療胃潰瘍、胃炎、胃痙攣、神經性嘔吐、腸炎等。配中脘、三陰交、足三里主治嘔吐。

5、三陰交

位置:位于足太陰脾經穴位,位于小腿三陰交內側,踝關節(jié)上三寸。對于婦科疾病有很好的療效,是針灸治療婦科疾病的常用穴位。

主治疾病:腹痛,腸鳴,腹脹,泄瀉,便溏,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經閉,不孕,難產,遺精,陽痿,遺尿,疝氣,足痿,癮疹,失眠,神經衰弱,蕁麻疹,神經性皮炎。

6、中脘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處。

主治疾?。何竿?,腹痛,腹脹,嘔逆,反胃,食不化;腸鳴,泄瀉,便秘,便血,脅下堅痛;喘息不止,失眠,臟躁,癲癇,尸厥。胃炎,胃潰瘍,胃擴張,子宮脫垂,蕁麻疹,食物中毒。

7、胃上

位置:位于上腹部,臍上2寸,正中線旁開4寸處。

主治疾?。何赶麓?、腹脹、胃痛。

8、操作方法

患者取合適的體位,施術者站在患者身側,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相應的穴位,距離皮膚2-3厘米,進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每個穴位艾灸15-20分鐘,灸至患者感覺舒適、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艾灸1-2次。

9、胃下垂預防方法

1、擺腿練習

仰臥,雙腿并攏伸直并抬高約45度,先向左側擺動,還原后再向右側擺動,重復10次為1組。

2、抬腿練習

仰臥,雙腿并攏伸直,抬高約45度,維持10秒鐘,還原。重復進行,10次1組。

3、腹式呼吸練習

仰臥位,雙手交叉置于腹部,體會呼吸時腹部的起伏運動,也可在腹部隆起時雙手施加阻力,或在腹部放置沙袋,進行抵抗阻力的練習,增加訓練效果。

4、仰臥起坐練習

仰臥位,兩臂伸展過頭或雙手抱頭,用力收腹,前屈身體盡量靠近大腿10次1組。

5、側臥彎腰練習

側臥位,雙下肢伸直,兩手于頭部兩側交叉抱頭,努力使頭和胸部抬離床面,還原后重復5—6次,然后換成另一方向側臥位練習。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