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wǎng),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青春期 > 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長怎么辦?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怎么做?[圖]

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長怎么辦?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怎么做?[圖]

大眾健康網(wǎng) 2019-11-24 15:34 青春期叛逆心理

一般進入青春期之后,青少年除了身體有很多變化以外,還有心理上的變化,很多孩子出現(xiàn)了叛逆的行為,那是因為他們存在逆反的心理,這是青春期成長過程中常見的心理。很多家長招架不住叛逆的孩子,那么,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長怎么辦?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怎么做?

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長怎么辦?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該怎么做?(1)

1、家長應(yīng)對青春期叛逆

第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長和獨立的必然階段。

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獨立,那么這種叛逆心理就會減輕。如果父母不尊重,那么這種叛逆心理反而容易變得更強。

第三,青春期之前,一般說來,父母是孩子心中無所不能的“神”,孩子們普遍對父母有一定的崇拜心理,這種心理讓他們依賴父母。

但進入青春期后,這種崇拜心理一般會消失大半,孩子們會重新崇拜新的偶像,譬如明星人物、政治家、科學家等。這種心理的轉(zhuǎn)變,會讓孩子們變得不再對父母言聽計從,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大大下降,父母應(yīng)做好這種思想準備,明白孩子這種心理轉(zhuǎn)變背后的積極意義。

第六,謹防孩子陷入嚴重的抑郁狀態(tài)。

如果孩子比較叛逆,你起碼不用擔心他會想到自殺,因為叛逆的孩子一般會有較強的生命力。相反,如果孩子非常聽話,那父母倒是應(yīng)該有所擔憂。評定孩子是否陷入抑郁癥的標準可以概括為“三少”,即話少、行動少、情緒少。由于父母過分的控制,孩子不能夠主張自己的權(quán)利,認為怎么反抗都無效,慢慢會習得對任何事都不關(guān)心,都無所謂,都不反抗,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導致孩子變成孤獨、冷漠,抑郁的性格。

第四,不要對孩子偶爾出現(xiàn)的強烈叛逆行為——譬如離家出走、早戀等大動干戈,要理解這種行為背后的心理,適當反思是不是對孩子控制得太厲害了。一般說來,強烈的叛逆行為是對父母強烈的控制欲望的一種反擊,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控制適當變?nèi)?,孩子們的叛逆程度也會自然而然地下降?

第二,給孩子充分的獨立空間。

在正常情況下,不必太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鼻啻浩谑且粋€心理變化非常劇烈的階段,因為他什么都想嘗試,今天是這種心理狀態(tài),明天可能就變成另一種樣子了,做父母的不必太為孩子偶然出現(xiàn)的異常行為而焦慮。

第五,孩子進入青春期后,不要再把“乖”、“很聽話”還當成優(yōu)點來看。相反,做父母的應(yīng)該感覺到焦慮和擔憂,并適當?shù)卣{(diào)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推向獨立的世界,減少他的依賴心理。如果孩子不會叛逆,很乖,說明孩子不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自己的思想,這樣,長大后會影響孩子獨立應(yīng)對社會的能力。

2、青春期性心理特征

(1)性好奇心強。由于生理、心理上的需要和對性知識的貧乏,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渴望了解性的知識,不僅想知道自身性發(fā)育情況,更想弄清異性的奧秘;他們希望與異性接觸,直接對異性有所了解。

(2)欲望望強。對性的欲望雖然是每個青年人性生理成熟的一種生理和心理反應(yīng),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但這種自然現(xiàn)象是可以用意志加以調(diào)節(jié)和控制的。一個思想健康、意志堅強的人,能很好地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性心理,能控制自己的性思維和行為,從而保證自己的身心健康;相反,一個意志薄弱、追求低級趣味的人,很容易受欲望望的驅(qū)使,做出一些有損自己身心健康的事,甚至導致性犯罪行為。

(3)求偶心切。求偶心,是人類生長發(fā)育到一定年齡自然產(chǎn)生的性生理的異性追求。由對整體異性的愛逐漸轉(zhuǎn)移到對個體異體偶像的追求,是戀愛的前提。處在青年時期,渴望自己得到同房。希望得到一個理想的配偶,這種心情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做為一個有理想、有志氣的青年人應(yīng)堅持事業(yè)至上,正確處理個人欲望和社會要求的關(guān)系,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所自己的熱情和精力奉獻給建設(shè)四化的神圣事業(yè)。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