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身體很柔弱,容易受到病菌侵害,本身的抵抗力一般也比較差,所以很容易生病,最常見的就是感冒,而感冒也常常有的一個伴隨病癥就是鼻塞,于是很多人就把鼻塞當做是感冒,那么,寶寶鼻塞的原因是什么?寶寶鼻塞就是感冒了嗎。
情況1:正常生理現(xiàn)象
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由于鼻道還相對狹窄,鼻黏膜血管豐富,在外界環(huán)境冷熱變化的刺激下,如夏季將室內(nèi)空調(diào)開得比外面的氣溫低很多,秋冬、春夏季節(jié)變換氣溫變化比較大的時候,寶寶的鼻黏膜血管容易出現(xiàn)擴張、收縮,流清鼻涕,鼻涕慢慢干了后變成鼻痂而堵塞了鼻道。
應對:可以用濕毛巾熱敷一下鼻根部,這可使鼻塞的癥狀得到緩解。夏季在使用空調(diào)時,室內(nèi)外溫差不要太大,一般以26℃~28℃為宜。
情況2:感冒引發(fā)
寶寶由于身體抵抗力較差,容易感冒,再加上鼻黏膜嬌嫩,感冒后鼻黏膜容易發(fā)生急性水腫而引起鼻塞。表現(xiàn)為鼻塞流涕,鼻翼兩側微紅。
應對:用熱毛巾敷鼻根,再清除鼻痂。清洗鼻腔時,動作要輕柔,可用柔軟的毛巾或紗布蘸白開水后,捻成布捻,輕輕塞入寶寶鼻道,再輕輕地邊轉(zhuǎn)動邊往外抽出,或者也可以用棉簽蘸濕后再輕輕將其擦掉。
情況3:急性鼻炎所致
寶寶在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后可累及鼻腔黏膜,使其充血腫脹、分泌物增多,阻塞鼻腔而引起急性鼻炎。臨床上可表現(xiàn)為鼻塞、流膿鼻涕、張口呼吸、頭痛、精神萎靡、煩躁不安等癥狀,與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極為相似。
應對:帶寶寶到耳鼻喉科請醫(yī)生看看,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進行治療,以防止反復發(fā)生鼻炎。
情況4:異物堵塞所致
異物堵塞時常表現(xiàn)為一側鼻腔堵塞,通氣不順暢,如果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堵塞物在鼻腔內(nèi)停留時間過長,可繼發(fā)感染,甚至可使鼻黏膜糜爛,流膿鼻涕,并發(fā)出臭味。
應對: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有一側鼻塞的現(xiàn)象,或有不明原因的流膿鼻涕、伴有臭味時,應及時帶寶寶到耳鼻喉科就診。
情況5:腺樣體肥大
腺樣體位于鼻咽部頂部與咽后壁處,屬于淋巴組織,在出生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長大,10歲以后又開始慢慢萎縮。有些小兒會因急慢性鼻炎、扁桃體炎、流行可愛冒等反復發(fā)作,腺樣體出現(xiàn)病理性的增生,從而堵塞了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引起鼻塞、張口呼吸、打鼾等癥狀,尤其是在夜間睡眠時情況加重,嚴重的甚至可出現(xiàn)睡眠呼吸暫停等。
應對:因腺樣體肥大而導致的鼻塞、打鼾,家長切勿忽視,必要時還需讓寶寶接受手術治療。
1、適當增減衣服
很多爸爸媽媽怕寶寶著涼,就會給孩子穿多點衣服??墒?,寶寶玩耍后,經(jīng)常會出汗,出汗后衣服潮濕,再遇到風吹,寶寶就容易出現(xiàn)真正的著涼。
所以,爸爸媽媽要適當給寶寶增減衣服,如果寶寶出汗要及時擦干,并且更換衣服。
判斷寶寶穿得夠不夠,爸爸媽媽常常會摸手腳,如果感覺到寶寶的手腳冰涼,便擔心寶寶是不是穿少了。
事實上,判斷寶寶冷暖,摸手腳不靠譜,應該摸寶寶的后頸和背心。如果感覺皮膚溫暖干燥,就表示寶寶穿得合適;如果潮濕有汗,就說明穿多了,要減衣服;如果感覺寒涼,就要加衣服。
這是因為,寶寶的血流分布集中在軀干、內(nèi)臟,而四肢比較少,使得遠離心臟的手、腳血液循環(huán)比較差,所以寶寶容易有手腳冷的現(xiàn)象。
2、勤洗手
不僅寶寶要勤洗手,照顧寶寶的爸爸媽媽也一樣。
因為成年人的抵抗力比較強,很多時候即使接觸到了病菌也不會生病,但小寶寶就不一樣了。
所以爸爸媽媽最好這樣做:
外出回家后,要先洗手、換衣服、漱口后再接觸寶寶。
尤其是在親寶寶以前,最好先用淡鹽水漱口,以及清洗鼻腔,避免將口、鼻內(nèi)的病菌傳給寶寶。
對于寶寶而言,就要做到吃飯前、外出后都要勤洗手,也不要讓寶寶在抓完物體后把手再放進嘴里。
3、室內(nèi)勤通風
爸爸媽媽不要以為外面的環(huán)境不好,灰塵多,就把家里的門窗關得嚴嚴實實的,這種情況反而更容易生病。
醫(yī)生說了,病菌是否導致生病,取決于病菌的濃度而不是種類。如果沒有經(jīng)常開窗通風,家里面的病菌的濃度就會遠遠高于室外,寶寶就容易生病。
4、飲食合理
寶寶的飲食要堅持均衡、多樣化的原則,避免偏食、挑食。
有的爸爸媽媽認為,寶寶的早餐不用像中午和晚上那樣隆重,簡單就好,這種觀點也是大錯特錯。寶寶要吃好早餐,才能提供足夠的熱量,可以給寶寶準備蛋黃等高營養(yǎng)、高蛋白質(zhì)、高熱量的食物。
多喝水有益于排出毒素,預防感冒。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后,爸爸媽媽要有意識的給他多喝一些水,培養(yǎng)寶寶愛喝水的習慣。
5、戶外玩?zhèn)€夠
天氣寒冷的時候,爸爸媽媽怕寶寶著涼,就大大減少了寶寶戶外活動的時間,其實這是錯誤的。
在寶寶健康的狀態(tài)下,做好保暖措施,讓寶寶去戶外活動是提升寶寶適應環(huán)境能力的好時機。
一般建議1歲以下的寶寶,每天在無風天出來活動2-3次,每次10分鐘左右。1歲以上的寶寶每天活動1小時左右,兩歲以上的寶寶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左右,可以大大降低感冒的發(fā)生幾率。
6、避免接觸傳染源
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或者家人感冒時,最好跟寶寶隔離開來。另外,如果寶寶有不舒服,即使癥狀不太明顯,最好也要居家隔離,暫時不要外出游玩或者探親訪友,讓寶寶安靜地多休息。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wǎng)一起